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民生福祉协同增效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生物物种本身,而社会科学,则关注的是人、社会与政策。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嘉宾中唯一一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娜分享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民生福祉协同增效的经验。
郭娜一直致力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细读“昆明宣言”,她十分欣喜,其中“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认识到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充分有效参与”等内容,为她多年的研究提供了政策和路径的双重指引。
郭娜谈到,长期以来,国家在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也限制了周边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削弱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如何处理和平衡好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正如宣言中提到的,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通过运用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以及对传统土地和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我们理应公平公正地与第一线的群众共享保护成果。”
云南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郭娜看来,聘用生态护林员助力绿色“脱贫致富”、通过自然保护社区共管项目让群众在参与保护中受益和实施生态旅游收入反哺社区带动可持续发展,即是云南结合实际先行先试走出的3条成功路径。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护林员、管护员20余万名,其中受聘用的生态护林员17.04万名,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在守护全省约65.04%国土面积的4.24亿亩森林安全的同时,每人每年能平均获取9000多元的收入。”郭娜介绍,2019年,全省依托各类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园区共接待游客7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5.7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144.3亿元。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说,“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郭娜认为,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应将公平正义问题置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做到绿色资源取之于民、回报于民。她表示,将持续聚焦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民生福祉协同增效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